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世界啤酒廠排名》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請問世界第五大釀酒集團是那幾位
1、Johnnie Walker 尊尼獲加 主要產品:威士忌
聯合釀酒集團(UNITED DISTILLERS)擁有的尊尼獲加威士忌,是蘇格蘭威士忌之典范。尊尼獲加家族自一八二零年創業,2、Chivas 芝華士,主要產品:威士忌
1801年成立于蘇格蘭阿柏丁的芝華士公司,是全世界最早生產調和威士忌并將其推向市場的威士忌生產商,同時也是威士忌三重調和的創造者。3、Moet Chandon 酩悅香檳 酩悅的歷史可追溯至250多年的家族傳統。它的源流起自郊游樂園,現已改名為香檳大道。香檳區獨一無二的地質和氣候條件,為酩悅香檳提供了最好的原料。4、Remy Martin 人頭馬 人頭馬白蘭地系法國夏朗德省科涅克地區有270多年歷史的雷米·馬丹公司所生產,因其商標上有一匹人頭馬而得名。 5、Absolut 絕對伏特加 主要產品:伏特加
1879年,Lars Olsson Smith釀制了一種全新的伏特加,叫做"Absolut Rent Branvin",使用全新的工藝進行加工 ,5、Bacardi 百加得 主要產品:名酒
百家得郎姆酒為十九世紀古巴葡萄酒進口商法孔度先生靈機一觸之下的成果。他發展出一套完美的蒸餾及混合程序,配以當地特產的糖漿,釀造出具有醇、和、凈等特色的烈酒。
請問有誰知道世界前三大啤酒公司英博,安海斯.布希,南非啤酒公司的發展背景和營銷策略
南非啤酒集團
公司發展背景:
總部設在約翰內斯堡的南非釀酒公司是世界著名釀酒廠商。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消除和蘇聯、東歐發生的巨變,并不只是政治上的分界線,它是一個銷售更多啤酒的信號。隨著西方國家對南非制裁的取消和新的市場的開放,SAB很快進入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東歐、拉美甚至中國的市場。
1895年,SAB創立于約翰內斯堡,主要為愛喝酒的金礦工人服務。SAB銷售收入的47%是南非蘭特(rand),在過去的12年內,蘭特兌美元貶值了80%。在過去的兩年,由于蘭特貶值,SAB的年收入減少了20億美元。SAB并購米勒,除了取得市場份額,還可以得到美元這種“硬通貨”。另外,SAB還可以獲得美國第二大啤酒銷售網,為它在1999年購買的捷克啤酒品牌Pilsner Urguell提供增長空間。
營銷策略及市場細分:
在一家又一家國際知名啤酒企業逐漸淡出中國市場之際,借助其商業合作伙伴華潤獨特的前臺運作,排名世界第二的南非啤酒集團(SAB)幾乎徹底改變了中國啤酒市場的游戲規則,僅僅是借助二線市場和二線市場上的地方品牌,一個中國第二大啤酒釀造商的雛形已經顯露———
早已染指中國市場
當售價8元的500毫升裝金藍劍啤酒在成都及四川許多地方出人意料地好賣時,南非啤酒集團(以下簡稱SAB)的投資專家們看到了在中國取得更大利潤的曙光。
近日,一個驚人的消息半遮半掩地被透露出————華潤啤酒正在同國內一家巨型啤酒企業進行合資談判。不論其結果如何,都足以令中國啤酒業格局乾坤翻轉。負責這一談判的正是持有華潤啤酒49%股份的SAB。
知情人士透露,華潤收購國內啤酒企業所有的談判均由SAB操作,從1993年12月31日華潤偶然地吃下東北雪花啤酒開始,華潤負責經營管理,SAB負責投資與收購談判和技術支持的原則就從來沒有改變過。八年來,華潤啤酒共在中國啤酒市場砸下40億元資金,到目前其旗下擁有27家生產單位。作為華潤啤酒的控股股東,華潤創業持有華潤啤酒51%的股權。
一直以來,華潤啤酒在中國市場上都以一個不懂產業的外行資本方的面孔出現,可事實上,其背后有著國際啤酒巨頭SAB在中國市場的動作。上個月,當SAB宣布,斥資46億美元收購曾排名全球第三的米樂啤酒公司,并更名為南非米樂啤酒公司后,SAB一躍而成為全球第二大啤酒公司,SAB還會再甘于以隱身人的角色出現么?
境外資本市場分析說,SAB從美國著名煙草與食品巨頭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手中接過米樂啤酒公司,意在美國市場,而不斷追加在華潤啤酒的投資,則是其控制中國市場的策略。美國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啤酒消費市場,而中國則有望在12個月內全面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啤酒生產與消費國。一手抓住美國市場,一手捉牢中國市場,SAB從策略上已經立于不敗之地了。
SAB試探中國市場始于1994年。正是在那一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產與消費國,并持續至今。如果說那時候SAB與華潤一起收購雪花啤酒純屬偶然行為,那么今天它通過持股華潤啤酒成為中國啤酒行業第二號巨頭,顯然是其堅定的長期投資策略的必然結果。
啤酒業唯一的外資贏家
SAB在中國絕對不是知名度最高的洋啤酒,至今甚至沒有幾個消費者知道SAB最知名的啤酒品牌是什么,但這絲毫不影響它在中國市場上的成功擴張。當其它國際啤酒巨頭紛紛丟牌退場之際,它仍然在中國啤酒這個巨大的牌桌前堅持著。
“SAB顯然是中國最成功的外國啤酒企業,”約翰內斯堡證券基金飲料行業分析師艾蘭·斯托姆說。在十多年前的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眾多外國啤酒企業蜂擁到中國銷售自己的“國際品牌”,但不久它們發現自己只是迅速損失了大筆資金,于是紛紛賣掉啤酒廠或者在市場運作中敗下陣來。英國的Bass,澳大利亞的Fosters,剛剛被SAB兼并的米樂,日本的朝日、麒麟等啤酒公司,上世紀九十年代都投資于中國,隨后又賣出了企業。但是SAB持續擴張著,它的做法簡單得僅僅是買進一些地方啤酒企業的股份。
買進地方強勢品牌啤酒企業,這種獨具一格的運作模式,正是SAB銳利的競爭優勢之所在。買進當地釀酒廠,繼而投資其生產設備技術并大力推廣其原有優勢品牌,而不是讓他們改產SAB原有的國際知名品牌如大城堡、捷克人和PilsnerUrqueli。SAB的一位發言人在接受外電采訪時說,SAB寧可讓這些地方市場遠離國際品牌云集的國際市場,“我們全神貫注于當地品牌,并集中精力于一些二線市場,遠離被一些國有啤酒釀造企事業搞得競爭過度的市常”
SAB的做法給人的感覺是,那些早期投資中國啤酒的國際大佬們犯的最大的錯誤是,讓當時口袋里可自由支配的錢并不寬裕的中國人去買那些價格昂貴的國際名牌。
對華潤增資1億美元
SAB的中國策略是繼續擴大投資。
去年12月,華潤啤酒搶先在兩家中國二線市場的領導品牌身上插上它在中國第26家和第27家啤酒企業的標記。它從法國達能亞洲公司手中收購了湖北省東西湖啤酒60%的股份,SAB沒有透露收購價格,但是它說獲得的全部資產價值7600萬美元。同時它為擁有雪花啤酒85%的股權支付了560萬美元。
SAB表示,它將從資本市場抽吸更多的資金投資中國。今年4月,它宣布一項向華潤啤酒新增投資1億美元的計劃。SAB非洲和亞洲經理安德魯·派克說,這些資金將用于這些在中國收購來的企業及其品牌建設。同時也在各地推一個叫雪片(snowflake)的顯得很時尚的啤酒品牌。
SAB指稱,其在中國的生意是有利潤的,并表示在中國的投資正處于管理升級、市場整合階段,而獲得更多的收益的機會就在其中。SAB的管理策略是堅決不參與收購來的企業的日常管理,它說,“在非洲的經驗告訴我們,與一個強有力的當地合作伙伴一起進入一個新市場是非常有益的。由于巨大的語音與文化差異,強調將日常管理分派給中國管理者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實上,管理工作由有著深厚的政府背景的華潤方面派員承擔。與SAB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英國BASS啤酒,由于與中國合作伙伴的關系太僵,BASS的管理者在去自己的生產基地視察時不得不帶上保鏢。
用中國市場平衡全球份額
中國大陸啤酒消費者人均每年的啤酒飲用量僅18升,而全球平均達50升。SAB的分析師說,在中國要掙更多的錢,一個要素是將啤酒送到最大量的人群當中。“改善啤酒質量和銷售網絡是銷售增長的關鍵,我們相信我們正在做到這一點。西部是一個未開發的潛在市場,東海岸和東北部地區是目前的主要供應和銷售市常所以實際上,在每個省會城市,離我們預想的銷量極限還有很高的空間。”
另一條生財之道是說服人們一年喝比18升更多的啤酒,而建立品牌正是通往此處之路,這也是為什么SAB現在開始要讓雪片牌顯得時尚的原因。不過,SAB渴望的品牌忠誠度的建立,需要時間和市場智慧。
SAB是在南非和倫敦兩地的上市公司。南非本土的產量提供了SAB2000年度48%的利潤,但是南非的貨幣在過去的12年中對美元的匯率下降了74%,已經嚴重傷害到它的根本的利益了。更有甚者,非洲的愛滋病患者大幅增長,許多15歲到50歲的啤酒飲用者的家庭健康開支大幅增加而不得不縮減啤酒消費。在印度,SAB則陷于千變萬化的規則的沼澤之中。倫敦的一位證券分析師說,這是SAB之所以如此不遺余力地投資中國的真正的原因,因為中國市場同SAB剛剛收購來的加盟者美國米樂公司一樣,將幫助SAB去平衡在其它市場上失去的份額。
事實上,中國市場或許可以從根本上幫助SAB撐起在全球啤酒市場上豪賭的局面,SAB握住了一只強有力的中國之手。
啤酒的排名
啤酒的排名如下:
1、科羅娜啤酒(Corona)
生產國:墨西哥,所屬公司:莫德羅集團。公司創建于1925年,年產量達到4100萬噸,在本國的市場占有率達60%以上。科羅娜啤酒以其獨特的口味成為世界上銷量第一的墨西哥啤酒,美國進口啤酒排行第一名。
2、喜力啤酒(Heineken)
生產國:荷蘭,所屬公司:喜力啤酒公司。1863年由杰拉德?阿德里安?海尼根于阿姆斯特丹創立,共釀制超過170種頂級,地區性及特制啤酒。2012年,喜力在世界85個國家擁有超過165家釀酒廠。
3、百威啤酒(Budweiser)
生產國:美國,所屬公司:百威英博集團。最早創建于1876年,1981年,旨在全球生產、推廣和販售百威啤酒的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Busch Cos, Inc.)國際公司成立,從而使百威啤酒迅速成為國際啤酒品牌。如今,百威啤酒已在世界11個國家設有分廠。百威啤酒于1995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以其卓越的品質在超高端啤酒市場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
4、百威淡啤(Bud Light)
生產國:美國,所屬公司:百威英博集團。百威旗下目前銷量最大的啤酒品牌,也是全世界銷量最大的啤酒品牌,但因為這款啤酒主要在北美銷售,不在中國銷售,所以沒有正式的中文名稱。“百威淡啤”是百威與同性戀者反詆毀聯盟(GLAAD)合作在1982年推出的彩虹瓶啤酒。是美國最暢銷的啤酒之一。
5、維多利亞啤酒(Victoria)
生產國:墨西哥,所屬公司:莫德羅集團。維多利亞是墨西哥莫德羅集團旗下最傳統的啤酒品牌,是一款維也納風格的啤酒,因其濃郁偏苦的風味而獨樹一幟,備受消費者認可。維多利亞啤酒擁有 135 年悠久歷史,是墨西哥最古老的啤酒品牌之一。
介紹些世界知名啤酒品牌,像喜力,藍帶等
喜力啤酒 Heineken /'henikεn/
總部位于荷蘭,且由世界第四大啤酒公司生產的喜力啤酒,憑借著出色的品牌戰略和過硬的品質保證,成為全球頂級的啤酒品牌。喜力啤酒在全世界170多個國家熱銷,其優良品質一直得到業內和廣大消費者的認可。喜力是一種主要以蛇麻子為原 料釀制而成的,口感平順甘醇,不含枯澀刺激味道的啤酒。今年,為了提高競爭力,喜力啤酒又推出了全新包裝,不僅使其增添了一份年輕活力,而同時又帶點酷的性格,這正是時下年輕一代所擁有而且追求的生活個性。喜力啤酒形象年輕化、國際化的特點,成為酒吧和各娛樂場所最受歡迎的飲品。
1863年喜力啤酒公司創建于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它現在已不單是世界產量排名第二的啤酒釀造公司,更重要的是它是世最大的啤酒出口商,當之無愧的最具國際化的第一品牌。通過當地生產/出口以及特約授權生產等多種作法的相互配合,喜力產品現已行銷世界170多個國家。
1863年,杰拉德.喜力先生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當時最大的啤酒廠,名字叫‘草堆’,為了生產最好的啤酒,喜力先生幾乎走遍了世界,去尋找最好的配料,他還特意的建立了一座私人圖書館 ,所有的書都是關于釀酒的。
1886年,ELION博士將當時的許多釀酒廠中的一間獨立出來,作為自己專門的實驗對象。于是出現了一個名字叫‘喜力A級’的釀酒廠。這對喜力后來的發展起了很關鍵的作用,是喜力口味標準的制定者。1883年喜力獲得了一項特殊榮譽“外交榮譽獎”。至今喜力的瓶子上還印有這樣的字呢。
1917年喜力先生的兒子接管了公司,他把對釀造技術的研究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使喜力停止了壯大的進程,美國對酒類的禁運停止后喜力迅速成為了世界上對美國出口量最高的啤酒。1933年美國的時代周刊上寫了這樣一句具有歷史意義的話:“13年來,第一批合法進口的啤酒已于昨日運抵,這是從鹿特丹運來的100加侖喜力啤酒。”
1953年喜力的孫子成為喜力的第三代領導,他為品牌的識別立了很大貢獻,創意地把喜力啤酒瓶的顏色都統一為綠色,把HEINEKEN品牌標志中的三個英文字母 E 巧妙的設計為微笑的嘴巴。喜力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它成功的廣告宣傳和精美的包裝。
90年代中期,喜力啤酒公司進入了中國市場,中國市場上的喜力啤酒都是從荷蘭或新加坡進口的,它只是擁有包括海南/上海等幾家合資啤酒公司的間接股份。喜力在亞洲的戰略集中在新加坡的亞太釀酒廠(APR)上,有42.5%的股份。該廠1932年出產的虎牌啤酒是新加坡第一個自制的啤酒品牌,也是這一地區的名牌產品。屬淡啤酒的重口味,適合搭配海鮮與中餐飲用。 藍帶啤酒藍帶啤酒創始于1844年,已有150余年的歷史,曾多次獲世界性博覽會金牌獎。 該公司引進美國全套生產設備,選用優質原料和藍帶酵母、酒花,由美國釀酒專家指導,按照美國藍帶的傳統工藝生產。其品味已完全達到美國藍帶啤酒的標準,其產品以色淺、質優、味純、氣足的特點而著稱。
1844年,一個叫Pabst的德國釀酒師將他的釀酒坊從美麗的萊茵河畔遷到美國威斯康新州的沃土上,釀造出了在美國廣受歡迎的特選酒,因為他們習慣在酒樽和酒桶上系一條藍色的綢帶,幽默的美國人干脆將它昵稱為藍帶,藍帶由此得名。
公司于1990年11月建成投產后,由于產品質量好,深受廣大客戶信賴和好評,發展勢頭迅猛,1997年實現銷售收入6.78億元,創利稅總額達2.395億元, 其中利潤1.488億元,人均創稅利指標已連續五年保持全國啤酒行業第一的先進水平, 達20萬元。藍帶啤酒近年連?quot;全國最佳明星啤酒"、"全國食品行業名牌產品"、 "全國暢銷國產商品金橋獎"等榮譽。
目前,公司生產的藍帶啤酒,產品覆蓋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并遠銷港澳、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公司在短短的幾年內一躍而成為肇慶市第一利稅大戶,全國食品行業質量效益先進企業、中國輕工業200強企業、中國500家最大外商投資工業企業。公司總經理梁啟華同志于1997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肇慶藍帶啤酒盧堡有限公司是我國啤酒行業中使用中外馳名商標,在國內生產外國名牌啤酒的首家合資企業,也是全國啤酒銷量第一的外國品牌企業。
該公司坐落在廣東肇慶七星巖湖畔,北倚北嶺山脈,有天然優質的北嶺山泉水,南臨西江,西靠三榕峽深水碼頭,東接肇慶火車站,水陸交通十分便利。公司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7萬平方米;擁有固定資產5.38億元,共有生產設備790 臺(套);啤酒年生產能力25萬噸,產品包裝規格有640ml、355ml玻璃瓶簡裝、355ml易拉罐裝、白瓶金裝、946/1183ml藍帶王、640ml小藍王以及桶裝鮮啤等共9種;現有員工81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80人。
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國營青島啤酒廠, 1903年由英、德兩國商人合資開辦, 是我國 最早的啤酒生產企業。一九九三年六月經國家體改委批準, 由原青島啤酒廠作為獨家發起人, 并在吸收合并原中外合資青島啤酒第二有限公司、中外合作青島啤酒第三有限公司及國有青島啤酒四廠 的基礎上, 創立了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成為全國首批九家境外上市的股份制試點企業之一。 青啤公司于九三年六月在香港發行了H種股票并于七月十五日上市,為首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 司上市的中國企業,同年八月在國內發行了A種股票并于八月二十七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募股后公司股本總額為90,000萬股(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 其中:國家股為39,982萬股,占總股 本的44.42%;法人股為5,333萬元,占總股本的5.93%;外資股為34,685萬股, 占總股本的38.54%; 國內 公眾股為10,000萬股, 占總股本的11.11%。 公司創立后, 充分發揮自己的質量、 品牌、技術、設備、資金等優勢,老廠技術改造和國內收 購廠并舉,不斷擴大規模經營。九四年十月公司全資收購了江蘇揚州啤酒廠, 經過技術改造已形成 6.5萬噸的生產能力;九五年十二月公司又與西安漢斯有限責任公司, 本公司控股55%,至九七年該廠 將形成15萬噸的生產能力。同時,公司的骨干生產廠—啤酒一廠、二廠的技術改造正加緊進行, 至九 六年底將分別形成30萬噸和20萬噸的生產能力。 公司總資為產28.8億元,擁有員工4700多人,年生產啤酒50萬噸。九五年公司完成啤酒產量35萬 噸, 實現銷售收入14.3億元, 完成利潤1.7億元, 出口創匯1670萬美元。 目前青啤公司的產品質量、銷售收入、實現利潤、出口創匯等經濟指標均居國內啤酒行業之首。 青啤公司的主要產品為青島牌系列啤酒, 是中國最負盛名的名牌啤酒,它集世界一流的設備、 百年積累的豐富釀造經驗及獨特的生產工藝、科學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之大成, 素以酒液清澈透 明、香醇爽口、泡沫細膩、持久掛杯而馳名中外, 曾多次榮獲國家質量金獎和國際啤酒評比金獎, 是國內啤酒行業唯一的馳名商標, 也是國際市場上最具知名度的中國產品品牌。 面向二十一世紀,青啤公司不斷壯大企業實力, 以提高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 至2000年青啤公司的啤酒產量將達到一百四十萬噸從目前占國內啤酒市場份額的2.3%提高至7%。
1903年8月,古老的華夏大地誕生了第一座以歐洲技術建造的啤酒廠——日爾曼啤酒股份公司青島公司。經過百年滄桑,這座最早的啤酒公司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青島啤酒”的生產企業——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公司股票分別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成為國內首家在兩地同時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期,青啤公司開始全面實施“大名牌戰略”,確立并實施了“新鮮度管理”、“高起點發展、低成本擴張”、“市場網絡建設”等戰略決策,以“名牌帶動”式的資產重組,率先在全國掀起了購并浪潮,被稱為中國啤酒業“從春秋到戰國”行業整合潮流的引導者。對購并企業,青島啤酒推行“系統整合,機制創新”獨特的管理模式,用青島啤酒企業文化來整合子公司管理的管理模式和理念。
目前,青島啤酒公司在國內18個省、市、自治區擁有55家啤酒生產廠和麥芽生產廠,構筑了遍布全國的營銷網絡,基本完成了全國性的戰略布局。現啤酒生產規模、總資產、品牌價值、產銷量、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市場占有率、出口及創匯等多項指標均居國內同行業次席。面對新的百年,青啤公司將不斷創新,打造學習型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創建國際化大公司,做國際市場的價值專家、中國啤酒市場的領導者和超級明星,譜寫新百年的輝煌篇章!
關于《世界啤酒廠排名》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